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新征程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9月3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指导下,平顶山片区大中小学联合举行“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活动现场)
平顶山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建彪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平顶山学院、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汝州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平煤集团党校、平顶山市实验高中、平顶山市一高初中部、平顶山市建设街小学、平顶山市蓝湾小学、宝丰县杨庄小学等近60位教师参加活动。活动由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吴少伟工作室负责人、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少伟主持。

(平顶山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吴建彪致辞)
吴建彪表示,思政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的重任,教师要以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为契机,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讲好抗战故事,用历史滋养初心,用精神引领使命。

(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吴少伟工作室负责人、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吴少伟主持)
吴少伟表示,通过组织观看大会直播,以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相关论述,搭建平顶山片区大中小学集体备课活动平台,旨在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实现这一精神在学生群体中的赓续传承。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周芳琳)
交流环节,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周芳琳结合本校实际教学情况,指出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案例与主题对标,通过精选案例;在方法上,注重情景化教学,借助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在实践中,注重从课堂到社会的延伸,以达到伟大抗战精神教学最佳效果。

(平顶山新华区建设街小学校长苏豪珍)
平顶山新华区建设街小学校长苏豪珍结合小学生特点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须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低年级学生应采取故事化、情景化、具体化教学,通过讲好抗战故事沉浸式教学,针对高年级学生应注重精神内涵教育,以及梳理历史脉络为主要任务,通过红色资源和实践场景教学,构建从课堂到校园、再到社会实践的教学体系,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小学校长郭新娜)
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小学校长郭新娜结合当地红色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提出“重走抗战路”“微光计划”等教学模式,通过丰富地红色教学资源浸润学生,记录学生“闪光点”,通过一言一行地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达到伟大抗战精神学习教育的效果。

(平顶山蓝湾小学德育主任汪莉)
平顶山蓝湾小学德育主任汪莉指出结合小学生学习认知特点,通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阅兵仪式,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阅兵仪式的意义,通过更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以达到实际教学效果。

(平顶山实验高中思政课教师张雅俊)
平顶山实验高中思政课教师张雅俊结合高中思政课教学特点,围绕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核心素养指出高中思政课教学的目标任务需求,并通过情景化、活动化、一体化教学形式达到更佳高中思政课教育的教学效果。

(平顶山市一高初中部思政课教师史晓燕)
平顶山市一高初中部思政课教师史晓燕结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指出通过重大时间节点、节日、历史片段、照片素材等丰富的素材资源植入“开学第一课”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化教学为主,以达到伟大抗战精神的最佳教学效果。

(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王晶明)
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王晶明指出,在实践教学中,思政课教学围绕讲深、讲透、讲活来开展,通过实践案例、历史案例等丰富素材来支撑,引导学生纵向对比中国发展实践进行更深刻透彻的思考,以达到最佳思政课教学效果。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红旭)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红旭指出,要以历史为基、现实为桥、未来为向进行“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并进行强国梦与强军梦的结合等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

(平煤党校教研部主任陈晓飞)
平煤党校教研部主任陈晓飞结合党校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围绕到课率、抬头率和前排就坐率关注学习效果,通过理论讲授、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实践思考、通过实践体验进行更深刻的理论思考,形成“理论—实践”的联动式教学。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杨祁瑞)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杨祁瑞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以史为据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国家情怀坚定爱国主义、深挖历史坚定奋斗精神,以坚定学生的志气、骨气、勇气,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实践问题、理论问题,以增强学生主体认同感,时代担当和责任感。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王孟强)
汝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师王孟强围绕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来阐释讲什么,并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路径来丰富怎么讲,将历史事件转化为生动故事来增强吸引力,将理论阐述转化为实践经验来增强感染力,通过史实结合、案例探讨等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志浩)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志浩指出,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出去”,通过实践来提升对理论的认知水平;通过组织平顶山片区实践教研来增强学生体验感,达到从理论到实践的联动教学。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张学军)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近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张学军指出,需通过丰富准确的资料来讲清楚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历史叙事来讲清楚发展脉络;通过历史事实、历史记忆来增强感染力;注重历史认知问题,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度和对问题的认同感。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培文总结)
最后,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培文对此次备课会进行总结,他指出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精神塑造的重要途径。并对思政课教学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内容为王;二是要注重方法创新;三是要加强资源共享与区域协调。
此次备课会为平顶山片区大中小学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激励广大教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力量,也有力推动了平顶山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质量持续提升。
供稿: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吴少伟工作室